大圣归来:当今社会还需要英雄主义吗?
最近上映的国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线3天票房已经过亿,不仅在是国产动画界的一匹黑马,而且也是最近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大圣归来的表现好像给本土动漫市场带来了自信,在画面表现上的确称得上一个好字,不过电影是在宣扬英雄主义吗?
大圣归来剧照
我们知道中西文化差别主要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西方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是救世主文化,这种文化在西方电影史上很常见,在好莱坞的大片里,很多主角都称得上是英雄,之前电影里面的英雄还能在现实中找得到,比如西部影片里面的英雄。
不过最近的好莱坞电影已经将英雄赋予了某种特异功能或者在装备上赋予某种神器,这样的英雄在现实中已经找不到了,比如电影《复仇者联盟2》里面的角色。所以英雄在升级,之前的西部骑侠在消费者眼中已经算不上英雄,雷神的一个锤子可以轰倒一大片西部英雄。
大圣归来是英雄的归来,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梦想自己成为屏幕上的英雄。英雄主义之所以有市场,是人们对英雄的向往。常人的日子无聊乏味,英雄的日子精彩刺激,我们常常对得不到的东西充满渴望,或者想要变成理想中的大人物,拯救世界或者万人瞩目,这样这辈子不算白过。英雄只存在于英雄的年代,或者只存在于屏幕上。英雄主义有它特定的存在环境。但是在这个还算太平的年代,宣扬英雄主义是否有些弊病呢?
西部影片独行侠剧照
当耶稣降临到世界上,人们以为他如同摩西带领众人离开埃及的奴役,或者如同大卫统领犹太人打败菲勒斯坦人并占领耶路撒冷。耶稣之前犹太人的领导者都是他们的救世主,于是人们理所当然的意味耶稣也是救世主。当犹太人祈求耶稣成为他们的王时,耶稣默默地离开了。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人自己必须在精神上重生。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能在精神上重生,那是一件艰苦的事,没有外在的救世主帮忙来得容易些。如果有人直接把自己带到彼岸,要比自己修行多年迅速地多。这就是众生的文化,他们期待有个救世主从天而降,没有发觉自己救世主的本领。
大圣归来是英雄主义,但这种英雄只存在于屏幕上或人们的幻想中。大圣能成为英雄,是得益于她的师父以及自己本身的修行。战争时代有英雄,是因为英雄得到了高人指点以及自己的修为。英雄并非天赋异禀,英雄也是修行到究竟的自然结果。当今的时代不缺造就英雄的材料,只缺成为英雄的心。
摩西出埃及油彩
现在社会,更多的是人们不需要大圣归来。如今的大圣已经成为快餐时代的消费品。英雄主义的泛滥并不是什么好事,当一个社会越是需要英雄的时代,社会就是越混乱的时候。其实人们更需要的是指环王中的几个小个子或者哈利波特或者星爷的小人物,因为这样的角色才符合个人成长的现实。如果电影能更多地让我等小民认识到自己心中本来就有的英雄力量而非依靠或者等待救世主的降临,它才能成为经典。
人们不需要拥有金箍棒或者雷神的锤子,更不需要从石头里蹦出来,即使从娘胎里出来的市井小民也有成为英雄的资质,所以说,大圣归来,归来的不是大圣,也不是英雄,更不是救世主,而是人们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