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未让座遭扇耳光,到底错在谁?
最近哈尔滨一公交车上,上演了一部闹剧,女孩未让座遭扇耳光。事情是这样,车上人挨着人,播放着"为老人让座"的提示音。一位70岁的老者,挤到一个女孩的位子旁边,此时女孩低着头玩手机,并没注意旁边站着一位老人。于是这位老人要求给他让座,并开口骂人,且扇了女孩一耳光。
这位老人经之后获悉70岁,精神正常,女孩未让座遭扇耳光,看起来身体还算硬朗。无论倚老卖老还是哈尔滨天气燥热造成的人心浮躁,老头骂人打人是错。当社会在提倡道德仁义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探讨一下,是否可以拿着道德来约束别人的权利。
假如女孩知道她身边有个老人,依然不让座,此时她就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没有规定一个人必须给老者让座。让不让座的权利只是在道德层面上承受着舆论的压力。老人的观念应该是这样的:你应该为我让座,因为我是一个老人。但是这位老人并没有考虑到,他在拿着道德的观念要求别人,他把自己的权利凌驾于别人之上,此时在权利上已经造成了不平等。
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就是尊老爱幼,但是这种教导必须基于双方自愿的前提。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前提好像已经消失了,剩下尊老爱幼成了老人和小孩的权利,而其他人在这方面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当这种观念成为一个框框、一个规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会发生女孩未让座遭扇耳光、会发生老人和小孩以及孕妇比别人"高人一等"、会发生道德绑架。
在道德的背景下,公交车上的道德已经变味了,我们试想一下,老人仗着道德的名义出口骂人打人是否道德?甚至主动要求让位是否道德呢?如果这样也算道德的话,那么强迫生病不想坐下来老人坐下来是否也是道德呢?
道德固然给社会能带来秩序,但是把道德当成自己的权利就会造成混乱。比如养儿防老这种孝子的道德,如果父母生孩子是为了养活自己,那和把孩子当成工具有什么区别呢?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告诉他们,以后你得养活我们。这样的道德会造成什么混乱呢?父母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然后放弃自己的人生;孩子做什么事都想着要养活父母,于是有很多压力等等混乱。这些混乱难道不就是把道德当成了权利义务了吗?
如果人们让座的原因不是因为道德,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之本性;如果人们的举动不是因为道德舆论的约束,而是自自然然的尊老爱幼;道德就不会异化。女孩未让座遭扇耳光,疼的是社会道德的脸!
- 上一篇:优衣库试衣间爆不雅视频,越不让看越想看!
- 下一篇:没有了